


今周刊/雲端運算對台灣衝擊大過商機! 文/林宏文雲端運算概念越炒越熱,但對於台灣業者來說,真能抓住這個龐大的商機嗎?真相其實是,不管硬體或軟體,台灣目前都遠遠落後,若台灣不能好好因應這股大潮流,恐怕不僅搶不到生意,還會淪為這個大趨勢中的輸家!
近來紅到發紫的雲端運算,已成為大家琅琅上口的概念,但是,雲端運算的商機,大部分都在應用服務及軟體,而這些全都不是台灣專精的生意,雲端運算的趨勢,對台灣是威脅而非優勢!
仔細觀察目前全球在雲端運算上經營最成功的幾家企業,就可看出,台灣不僅遠遠落後,恐怕也永遠沒有追上的一天。
為人作嫁/硬體廠商難進軟體領域
例如,Google是目前全世界提供消費者最多雲端應用的公司,從郵件信箱Gmail、影片YouTube,到Google地圖等,這些幾乎都已成為使用率最高的雲端服務。
不僅如此,Google每次推出新服務,就經常對產業造成強烈衝擊,例如可攜式導航裝置(PND)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二○○九年十一月,Google推出地圖導航系統後,由於採用雲端服務,隨時可以更新地圖資料,而且完全免費,加上又是實物街景的影像,比起傳統PND用模擬畫圖的方式來的更漂亮清楚,因此讓Garmin及TomTom等歐美PND大廠股價,一天就跌掉兩、三成。
Google建構完整的雲端服務後,二○一○年初也計畫推出自己的手機、小筆電等產品,這些產品都直接可以連上Google的各種雲端服務,雖然Google採取開放式平台,但對台灣業者來說,基本上也只是從微軟(Microsoft)再換到Google而已,為人作嫁的情況還是一樣。
這種困境,即使是台灣最強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宏達電,如今也遇到瓶頸。近來宏達電成長動能不再,主因是宏達電雖然手機做得再好,做出台灣少有的品牌價值,但目前仍只是一家硬體廠商。但宏達電的對手如蘋果(Apple)、黑莓機(RIM) 等,都早已經切入後端應用服務市場,例如蘋果的iTunes或是黑莓機的商務服務,靠著消費者不斷地下載歌曲及收發郵件,蘋果及黑莓機才能賺取那麼豐厚的利潤;但是宏達電只停留在賣硬體的角色,難越雷池一步。
產品精簡/雲端服務降低終端規格
未來,當Google、雅虎(Yahoo!)或亞馬遜(Amazon)等大廠,把雲端應用及服務建立得更完整後,整個利潤結構依舊掌握在這些大廠手中,台灣仍舊難脫打工的角色。
壓力更大的是,這些大廠提供的都是直接與消費者連接的雲端服務,當服務越做越深時,對終端產品的規格要求就會降低;也就是說,未來上網工具如筆電、手機的功能將更簡單,也就是所謂的精簡型終端(thin client)發展。但是,過去台灣整個資訊工業的基礎,又都集中在個人電腦等終端產品上,在產品越來越精簡下,面對的壓力當然最大。 (詳全文)
1 意見:
續上文,有鑑於此,團隊成立了"美事多國際企業"向中小企業推出雲端運算應用加值服務計畫,來因應這波雲端運算威脅,到現在2010年的1月進駐高雄軟體科技園區,短短的時間,目前已有一些企業會員廠商加入計畫。
接下來,團隊除了持續發展計畫外,對於美事多本身的雲端運算應用加值當然也有研發的計畫。對於團隊延伸出來的商機聯誼會、愛用者俱樂部與企業家俱樂部將會扮演菁英的培育與再生產的角色。
也歡迎有志於遠離雲端威脅,迎接雲端商機的中小企業主們加入這個計畫.
張貼留言